您好,欢迎访问ag尊龙凯时官网!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5826779168
当前位置: 首页 > ag尊龙凯时官网中心 > ag尊龙凯时官网资讯

ag尊龙凯时官网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和调研报告

作者:小编 时间:2024-05-01 07:49:26 点击:

  原标题: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和调研报告

  (一)环境空气状况。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1%;优良天数比率为74.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变化幅度分别排名全省第7、第6。

  (二)水环境状况。全市45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均为100%,长江镇江段水质保持Ⅱ类,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三)土壤环境状况。全市26个国家网基础点位监测结果正常,属于清洁水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四)生态系统状况。全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7.20,生态质量变化幅度分级基本稳定,生态功能较完善。

  ag尊龙凯时官网

  (五)声环境状况。全市声环境1类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3.8%、81.3%,2—4类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夜间达标率均为100%,总体稳定。

  (六)辐射安全状况。监测辐射环境质量点18个,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要求。

  (七)农村环境状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2%,全市10个农村环境质量监控村庄空气、水、土壤等监测结果均在相关标准范围内,总体稳定。

  (八)环境风险状况。全市未发生等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总体稳定可控。

  省下达我市2023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书中的94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一)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581项,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4429辆,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38项,完成4179个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和638个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

  (二)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66.52万千瓦。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15家。

  (三)有序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5项,其余3项正在按计划推进;交办我市252件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2023年国家和省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和交办的我市固废倾倒和砖瓦行业整治等问题,正在有序推进。

  (四)大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成生态安全缓冲区2个。镇江省级豚类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持续增多,发现极危物种野生粗梗水蕨群落超1万株。借机借势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加快恢复长江岸线亿元,拆除及修复面积达230.18万平方米,修复湿地1000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4.9%。

  (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耗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受气候变化因素和内源排放的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面临较大压力。

  (二)环境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在苏南地区靠后,新一轮太湖流域治理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储备不足。

  (三)城乡环境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区域工地扬尘和道路积尘、焚烧垃圾秸秆、“散乱污”等问题依然突出,市区餐饮行业管理体制还有待健全。

  2024年,省下达我市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主要有:PM2.5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76.9%左右,地表水国考、省考优Ⅲ比例均为100%。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创建省级绿色工厂5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严控“两高一低”项目。

  (二)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400项以上,开展砖瓦窑、铸造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治理项目,完成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年度任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危险废物填埋率控制在18%以内。

  (三)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完成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成运行2个以上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严格落实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负面清单,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

  (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项目编排调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4.5万吨,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40个。

  (五)加快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国家、省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加快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立行立改和整改销号工作。

  1. 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全市PM2.5年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为37微克/立方米和74.5%,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7、第6位。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水比例均为100%,排名并列全省第1。累计完成造林1.84万亩,修复湿地面积1000亩。我市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26头,占长江干流江苏段的21.3%,发现极危物种粗梗水蕨,是目前江苏发现的最大粗梗水蕨群落。

  2. 污染防治攻坚战走深走实。2018-2022年国家、省督察披露我市21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65项治理任务有序实施,完成638个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完成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581项、水污染防治工程38项、VOCs综合治理项目201项,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4429辆。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完成9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3. 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逐步夯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85.92万千瓦,较2022年增长71%。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列全省第3。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7.4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8.35%。

  1.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挑战。2023年,受气候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空气环境质量出现较动,未完成省定目标,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状况仍不理想,完成达标任务形势较为严峻。部分断面水质时有波动,今年1-3月,省考及以上断面优Ⅲ类水比例为97.8%,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基础还不够扎实。

  2. 生态环境结构性短板尚未根本解决。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我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仅为68.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45.2%,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0.1%、50%),在苏南地区排名靠后。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效率偏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耗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环境容量趋于上限。

  3.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还不够。一些部门间信息交流不够充分,对政策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一,跨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紧密,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形势复杂严峻,涉及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缓冲区建设等众多方面,任务重、涵盖责任主体多,现阶段治太的协调联动步调还需精进。

  1. 深化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增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自觉。持续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扛起建设美丽镇江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五大专项行动。聚焦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重点攻坚,精准施策。

  2. 加紧补足短板弱项,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深化“厅市共建”合作,加快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网络,系统落实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计划,科学分析PM2.5浓度反弹成因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研究制定控减对策。稳步推进环卫综合体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多主体协作运行模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有效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作用,协调优化生态功能区和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扩大生态环境容量。

  3. 系统谋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全市水质风险断面,开展溯源排查和整治行动,加强降水污染强度监测分析,控稳汛期水质。加快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管理,推进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深度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大力实施《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落实常态化调度推进,细化部门、板块责任,深化河湖长制,聚焦本质治污,把握“减磷控氮”关键,强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污染防治和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全面提升综合治太能力。

  4. 完善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激发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构建全面精准的要素保障机制,统筹各领域资源,激发各方面力量,凝聚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合力。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作用,加大对上争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健全联动协调机制,深化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企业治污意识,增进会商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加强跟踪督导。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教育,营造全员参与良好氛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